孩子的心需要呵护
——讲述“爱心妈妈”魏冬娟的事迹
湖塘街道湖塘村妇女主任魏冬娟,今年50岁了,丈夫在村外口办工作,儿子刚毕业不久,开始走上工作岗位,一家三口生活得平淡却真实。然而“一家三口”所体现的仅仅是在户口簿上而已,村里很多人都会认为她还有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儿。原来,那是魏冬娟在2010年的时候结对的新生自然村孤儿王佳怡。作为爱心妈妈的她,自结对之日起就一直把佳怡当亲身女儿一样看待,不论走到哪儿,有点什么好东西,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佳怡。
正是在同一年,在“牵手献爱心、结对助成才”活动的促和下,魏冬娟结对了王佳怡,成了她的爱心妈妈。记得结对的那一天,魏冬娟买了满满一大袋好吃的东西给佳怡,小佳怡捧着东西,看着这个陌生的女人,却一声不响。至那以后,冬娟对佳怡的关心就一天比一天多,因为她觉得,这个孩子的心需要呵护。
一年中,约有300天左右魏冬娟要去看望小佳怡和她奶奶,一起拉拉家常也好,出去走走也罢,她觉得这样会让他们逐渐忘却失去亲人的痛苦。有时候她会帮佳怡的奶奶做做家务,有时候则会送去一些生活用品。最让小佳怡开心的是“六一”儿童节和过年的时候,冬娟妈妈都会买漂亮的新衣服给她。赶上长假或是春节,冬娟就把他们一老一小接到家里来热闹热闹,大家一起包饺子、裹粽子。对于这些,冬娟的丈夫和儿子也都很支持她,没有一句怨言。儿子魏剑飞还经常在淘宝网上淘一些好玩的玩具给佳怡,因此佳怡常常对别人说她有个大哥哥,大哥哥对她很好,而且在魏家的时候小佳怡也一点都不拘束,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自小佳怡上幼儿园开始,魏冬娟就和班主任田老师成了日常联系对象,她把小佳怡的遭遇告诉了田老师,并嘱咐田老师要多关心佳怡。小佳怡在幼儿园里的表现如何或是有什么进步,隔三差五冬娟都要问得清清楚楚。正是在这样一种关怀下,那个原本只身躲在角落,不愿开口,不愿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小佳怡,现在变得活泼开朗、聪明大方。现在的小佳怡满脸灿烂的笑容,上课的时候总是积极主动地举手发言,有好吃的也会带去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每逢“三八”妇女节,她还会亲手做漂亮的贺卡送给冬娟妈妈。
说起妇女主任魏冬娟,佳怡的奶奶总是不住地点头,热泪盈眶:冬娟对我们一老一小那个好啊,照顾可周到了,我也是个有女儿的人,她比我的亲女儿更亲。佳怡感冒了或是生病了,她就接过去到医院配药、挂针,我一把年纪又不识字,也弄不清楚了。我背的最熟的是她的手机号码,她给我用粗笔写在小卡片上,放在电话机旁,说只要有事就打给她。一次、两次……渐渐的就不用再看着卡片按号码了。每次我挂了电话,没几分钟她就赶到了,她要是没空也会让她老公过来。我真是不想多去麻烦她,可有时候真是没办法。
爱是无声的言语,爱是神秘的魔法,是爱让小佳怡从幽暗的阴影中走了出来,是爱让她拥有了孩童应有的天真烂漫。其实在小佳怡之前,魏冬娟也结对过两位小朋友:一个是男孩魏伟,如今已在当地的一家印染企业工作;另一个是女孩周静超,大专毕业后去了柯桥做外贸工作。他们都已长大成人,在自己的岗位上有所成就。但他们不会忘记曾经有那么一位母亲给了自己继续生存的勇气和力量。
在魏冬娟的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位母亲善良、无私的爱心和博大胸怀,同时也看到了中华民族人与人之间的爱心传递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