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琴,女,1966年10月出生,中学学历,浙大MBA总裁研修班在读,现为绍兴县欣宜贸易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总经理,安徽安庆兆丰集团公司总经理。
一、抓住机遇,创业立本
改革开放的浪潮滚滚始向沿海地区的时候,内地也开始了新一轮的经济转制,在“下岗”成为代名词的年代里,多少人为之感慨,为之失落。1988年涉世不深的王小琴,在改革的大潮中怀着对未来美好的梦想,收购了一家国有纺织厂,成立东至县兆丰织物有限责任公司,开始了创业之旅。随着经济的发展,90年代纺织市场的扩容速度相当惊人,王小琴趁着当初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拼搏精神,在大潮中一直独占熬头。1999年又收购了另一家国有纺织厂,成立安徽东至勤丰织物有限公司。两家工厂共拥有800台重磅剑杆织机,主要生产全棉灯心绒、纱卡系列产品,年生产能力为4000万米。中国轻纺城,每一个成功人士向往的地方,王小琴也不例外,公司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平台,她要亲自带着自己几年培养起来的队伍闯荡沙场,她坚信:"有投入不一定会有回报,但不投入一定不会有回报",为追求更高的理想,2000年她以安庆庆丰布业的身份进驻绍兴柯桥中国轻纺城,这是后来公司成功的根据地。
二、快速适应市场变化,树立欣宜品牌
刚进入轻纺城不久,一种从未有过的压力和快节奏让王小琴深知竞争在这里的残酷。很多的品牌汇集在一起,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应接不暇,而人山人海的市场更是充满商机。如何体现自己的优势,让客户接受自己的产品呢?成了当时她心中的结。既然已经做好准备,她就把产品定位和目标客户的发展成为工作重点。当时公司主要生产各种规格的灯心绒,从原料采购、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控制等所有环节,王小琴都清晰了然。市场上的产品鳞次栉比,她就抓住了自己的长处,在一次次的失败后敢于解剖自己,总结经验,最终不仅战胜了对手,取得了成功,也把欣宜这个品牌树立在了客户的心中!2004年,为拓展公司业务范围,绍兴欣宜纺织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三、重视队伍建设,激发团队能量,公司成绩再创辉煌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想要战胜强大的竞争对手,必须靠团队的合作努力。在王小琴带领的团队中,她特别注意鼓励、激发每一个人的自信。这个团队中年轻小伙子居多,就给他们提供发挥个人能力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对他们的成绩及时肯定、表扬。大客户的工作重点是新产品推广应用,新产品研发和推广对销售部门来讲都是挑战,对于重要客户,王小琴都身先士卒、亲自牵头参与。不论哪一位员工在工作或生活上有困难,都能互相帮助。说起成绩,王小琴总是归功于团队的力量。2005年,又成功收购安庆市被单厂,投资8000万元人民币组建了安庆兆丰印染有限公司以及安庆兆丰进出口有限公司。2007年,公司又斥资1.2亿人民币组建了安庆兆丰织物有限公司,建成后将拥有进口喷气织机1000台,主要生产全棉高支高密及弹力面料,年生产能力为8000多万米。前方队伍的不段发展开拓,后方发源地不断巩固扩大,公司的业绩年年创出新高。
四、成功背后的付出——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欣宜公司在近四年时间内连续取得销售额2亿元、2.5亿元、2.1亿元、1.8亿元的销售业绩。在这些成功的背后,其实也有过无数的失败。曾有欠款几十万元的客户消失的惨败,也有付出了巨大努力却拿不到订单的失落。这几年来,一年中有200多天在外面跑市场,坐飞机就象坐出租车一样频繁。然而工作虽然太忙,公司组织的很多培训,她却时时参加,在与客户的交流中,同样虚心地接受客户一些正确的观念。王小琴坚信:有付出总会有回报。做销售只有一个衡量标准——以订单论英雄。
公司从创建以来,王小琴一直淡薄荣誉,但是在业内欣宜却有着相当的知名度。王小琴却谦虚地说,只是运气比别人好一点。身边有努力工作、共同进步的员工;与客户打交道时,付出努力和真诚总能得到回报。王小琴不仅积极参加了公司的企业管理学习,眼界、能力又上了一个台阶;始终将学习放在重要位置,MBA研修班正是现代人思维理念的体现,面对更大的创新和挑战,她总是愿意看远一点,未来总有希望,而希望掌握在自己手中。
现在欣宜纺织已发展成为集织造、印染、贸易、进出口为一体的集团公司。产品远销欧美、中东、越南、日韩、香港和台湾地区。
欣宜纺织销售网络遍及全国主要服装基地:广州、上海、杭州、北京、南京、青岛、沈阳等。从内销到外贸、从销售到研发、从品质到服务,欣宜已发展成为以质量为中心、以研发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