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闷、乏力、头晕、食欲不好、睡不着觉......不少老年人总是觉得身体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却也查不出什么问题,时日一久,子女难免嫌烦,不再搭理。实际上,这些都是老年抑郁的躯体化表现。研究显示,大概有半数的老年抑郁患者,首次到医院就诊,是因为各种各样的身体症状。
一、什么是老年抑郁?
老年抑郁是指年龄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出现抑郁障碍和焦虑发作,在老年人群中是一种较常见的精神障碍。抑郁障碍的核心症状包括心境低落(情绪低落)、快感缺失(食欲减退)和兴趣减退,同时可以包括睡眠障碍(失眠)和认知减退(健忘)等。
老年抑郁往往被当作是老年人生活的一部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和诊断。老年抑郁已被证明与生活质量差、日常生活活动困难、身体共病、过早死亡和认知障碍等重大负面后果有关。
因此,加强对老年人抑郁焦虑表现的认识并加以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患者符合抑郁症和焦虑症的临床诊断标准,就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一、老年抑郁的诱发因素
可能与遗传、神经生化、病前性格、社会环境以及生活事件等因素相关。
1.个人因素
老年抑郁患病与个体的健康状况、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等有着一定联系。研究显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越差,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越高。经济水平较差的农村地区老年人抑郁的可能性更大。此外,老年人的抑郁症状检出率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渐降低。
2.家庭与社会支持因素
居住状况:独居老人的心理抑郁情况最为严重,其次是两代户,情况最好的是老年夫妇户。
子女孝顺程度:子女孝顺程度会影响老年人的抑郁状况,评价子女很孝顺的老年人其抑郁症状最轻。
朋友关系:朋友关系越好的老年人,朋友间交往和支持越密切的老年人抑郁症状越轻。
三、如何识别老年抑郁?
1.睡眠障碍
失眠是主要症状,包括入睡困难、易醒、早醒等,与抑郁相互影响。2.查不出病的躯体不适
患者因身体不适辗转就医,有慢性疼痛等症状,却查不出病因,治疗效果不佳。
3.焦虑/激越症状
老人过度担忧,有灾难化思维,言行冲动,一点小事就情绪爆发。
4.精神病性症状
老年重性抑郁发作易出现妄想、偶有幻觉,需警惕器质性损害。
5.认知功能受损
认知损害与老年抑郁相伴,抑郁发作时,老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6.自杀行为
抑郁是老人自杀的重要诱因。老年抑郁患者自杀观念坚定,计划周密,成功率高。
四、如何应对老年抑郁?
面对老年抑郁,我们并非束手无策。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和应对策略:
1. 保持社会联系
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保持与家人朋友的联系。多参加社区活动、兴趣小组,可以减少孤独感。
2. 培养兴趣爱好
多发展一些兴趣爱好,比如画画、听音乐、种花等,这不仅让生活更丰富,还能提升自我价值感。
3. 健康生活方式
规律作息、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进而促进心理健康。每天散步、练太极或做一些轻松的运动都不错。
4.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感觉抑郁症状比较严重,要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及必要的住院治疗都是有效的干预手段。
5. 家庭关爱与支持
家人的关心和支持非常重要。家人要多和老年人交流,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情感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