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织就消防安全防护网,科技引领灭火救援新纪元
发布日期:[2025-04-02] 浏览

在杭金衢高速公路上,一辆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突发火情,现场浓烟滚滚,柯桥大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无人机迅速升空,快速精准地记录现场定位和图像,穿透烟雾锁定热源。20分钟后,这场可能引发连锁事故的危机便被到场消防救援人员成功化解。这背后,是一张由无人机巡航、高点监控与智能分析共同编织而成的“空中天眼”消防安全防护网,它在灭火救援和社会化消防治理方面的深度融合与应用,正悄然改写传统消防工作模式。
       天眼巡航:隐患排查织密 “空中网”。大队创新构建“天上无人机+地上网格员”空地一体巡查体系,辖区24个无人机机巢、22台无人机终端与指挥中心实时联动。搭载高清摄像头与红外热成像的无人机,每日对纺织园区、商业综合体、古建筑群等消防安全隐患高风险区域进行巡查,连电动车飞线充电的细小的隐患也难逃“法眼”。
       “它们能穿透浓烟捕捉温度异常,精准捕捉异常温度点,及时发现初期火灾迹象,将预警信息第一时间传递至指挥中心,还可以通过运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自动识别占用消防通道、违章搭建等隐患,并生成工单派发给对应的社区网格员进行处置,实现对火灾隐患的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柯桥大队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到。此外,这些无人机作为“空中宣传员”,定期飞入社区、农村区等关键区域,用高空喊话普及消防知识,覆盖人群超2万人次。
       空地协同:应急救援锻造 “利剑锋”。在火灾救援现场,兼具灵活性与快速响应能力的无人机化身“空中奇兵”。今年1月,王坛镇腾豪村山上起火,无人机迅速穿越地面道路狭窄的山区,直达火灾核心区域,第一时间传回火势蔓延方向等关键信息,助力指挥部制定精准救援方案。并利用无人机携带灭火弹,直接对初期火源实施“外科手术式”精准打击,为救援力量到场争取黄金时间。
       夜间或恶劣天气下,无人机搭载的照明设备与气象传感器成为救援“天眼”。在今年2月,齐贤街道增大村厂房火灾现场,无人机投下光源照亮近5千平米救援区域,同时实时监测风向变化,避免火势失控。
       智慧防控:科技赋能筑牢 “安全墙”。  “王坛镇田野冒烟,请立即处置!”3月11日,大队指挥中心通过智能烟火识别系统发出警报。5分钟后,消防员抵达现场扑灭火苗。这套整合柯桥区80路高位监控的智能烟火识别系统,集高清可见光技术与红外热成像感应技术于一体,融合了红外热成像与AI识别技术,即便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也能精准捕捉异常热源,纳入大队物联网智联动平台后,实现了远程监控、自动报警、智能调度等功能,构建起一张覆盖广泛、反应迅速的消防安全智能网。
       数据显示,该系统今年以来已成功预警并妥善处置火警事件85起,67处火灾隐患点被纳入动态监控,初期火情处置率达 100%,平均响应时间较传统模式缩短80%。
       “从‘汗水消防’到‘智慧消防’,科技让消防工作更主动,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有安全感。”柯桥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推进“低空+消防”“AI+消防”,深化无人机集群调度、5G实时传输等技术应用,构建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为新时代消防工作提供创新样本,让科技成为守护城市消防安全的 “隐形翅膀”,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