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绍兴市柯桥区马鞍街道事业综合服务中心(绍兴市柯桥区马鞍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绍兴市柯桥区马鞍街道社会福利中心、绍兴市柯桥区马鞍街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绍兴市柯桥区马鞍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 | 法定代表人 | 于军 |
住所 | 绍兴市柯桥区马鞍街道秋实路666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60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65 | 期末数(万元) | 64.5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承担“最多跑一次”改革具体工作。承担进入中心的审批事项的集中受理、办理。具体负责便民服务办事窗口的日常管理与运行保障,指导辖区内村、社区(居)便民服务点建设。承担相关公共服务事务性工作。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6213555065459 | 举办单位 | 绍兴市柯桥区马鞍街道办事处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柯桥区马鞍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1.便民服务工作。做好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新址搬迁及规范化建设,增加公安、交通、市场监管、司法等部门进驻便民服务中心,可办事项由原来的101项增至189项;积极落实延时错时增值服务,做好街道、村居便民服务中心政务自助一体机配置工作,实现便民服务自助办理全覆盖。完成2024年度城乡居民医保死亡及免缴人员变动退费清算和山外村307人2023年度被征地农民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缴费补助申领工作,开展2025年度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缴费。积极推进延迟退休改革政策宣传贯彻和8370名退休人员养老待遇入卡工作,开展2024年企业退休人员健康体检4969人。发放城乡养老保险待遇人员春节一次性补贴4041人202.05万元,发放2023年度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经费104.5万元;办理2023年度灵活就业补贴1207人次229.32万元;做好社保其他常规业务1.7万余件。2.卫生健康工作。完成马鞍医院一期住院楼搬迁启用,马鞍社区卫生服务站提升改造并投用。完成企业职业健康乡镇协管巡查,覆盖率100%。长效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摸排和救治救助,目前在管433人,救治3人。完成公共场所33台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安装和165名救护员培训。发放2023年度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奖励费和养老保险补贴58余万元。关心关爱计生特殊群体,开展义诊和慰问159人次。积极落实二孩、三孩专项支持政策涉卫健条款的宣传,完成补贴审核63人。常态化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点(驿站)服务140余场。组织开展2024年度无偿献血及造血干细胞采样登记工作,完成造干登记16人,成功献血225人。3.民政残联工作。做好2024年春节困难家庭、“六一”孤困儿童、重阳节慰问,发放慰问金124.72万元,实施助联体精准帮扶,完成帮扶450人次,完成困难人员收入核查工作,新增低保低边20人、取消30人,动态调整低保低边70人。完成困难家庭探访关爱、幸福清单送达及残疾人连心E站走访,完成率达100%。开展困难学生、残疾学生金秋助学工作,助学68人次,发放助学金14.93万元。积极推行养老服务爱心卡制度,完成7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爱心卡开卡人数4800余人,开卡率达43%,实现助餐、助洗、助洁等居家养老上门服务3.73万余次,爱心卡使用率达35%。实施60-89周岁困难、重残老年人免费助餐服务项目,委托专业配送服务机构对9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开展助餐配送入户惠民服务,打通乐龄助餐服务的“最后一米”,日均配送量达150余份。4.市场监管工作。对学校食堂、社会餐饮、药店(诊所)、企业食堂等领域开展专项执法检查1800余家,开展餐饮领域和食品生产流通领域抽检共161批次,责令整改21家,立案查处10家,移送公安部门3起。落实农贸市场长效监管,旺角等3家农贸市场重新创建省放心农贸市场,目前已完成现场检查;开展农贸市场“净重”、“生鲜灯”等专项检查和食品安全季度抽查,落实垃圾分类和限塑专项整治要求。开展企业食堂食品安全培训,对400余名企业食堂管理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考证;深入企业开展食安大讲堂活动,已培训企业300余家,企业实控人和食堂负责人安全意识大大提升,新办企业食堂食品经营许可证15家,延续办理许可证16家。组织开展315消费者权益日、食品安全周相关宣传活动,普及食品安全知识。5.教育体育工作。开展“六一”儿童节慰问及教师节慰问,发放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奖励资金113.01万元。投入200万元实施马鞍成校新址装修工程,并完成搬迁;马鞍中心小学滨海校区新建教学楼于秋季新学期正式投用;投资200余万元对马鞍中心小学马鞍校区和兴海小学进行改造提升。指导学校做好春、秋季开学校园安全管理,全力保障中考平稳有序,稳妥推进外来务工人口随迁子女入学报名工作,招收流动人口新生985人,插班生117人。推进老年教育,扩面村级老年学堂2个,开设银龄课程40余个。6.惠农服务工作。更新种养殖规模户81户清册,完成政策性农保粮食种植险大小麦10828亩、早稻5653亩、晚稻13195亩;完成规模种植小麦10799亩、早稻5275亩、晚稻13392亩、旱粮3013亩,全年复种面积较去年增加5357亩。完成订单应收尽收。指导村居做好农业统计村级网上直报工作,完成农业生产情况摸排调查。推荐1名农创客、1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达标合格证创建单位、1人参加领雁人才高级研修班,上报绿色防控示范方、早稻油菜百亩示范方5个等。7.普法宣传工作。实现村(居)法律顾问配备全覆盖,公共法律服务力量继续增强,累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0余场,促进全民法治意识提升。协助开展合法性审查,上报街道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审查党的规范性文件1个,行政规范性文件1个,其他事项16个,镇街合同54个,出具协查审查意见书13份。新选任人民陪审员6名,新评选法治带头人16名、法律明白人48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示范户48户。开展人民调解员技能培训1次。联合司法所、派出所、团委等线办站所、民间组织、企业、银行开展形式多样的反诈宣传“五进”行动,开展反诈宣讲600余场次,各类反诈活动26次。成功阻止一起冒充公检法类诈骗案件,保住事主卡内40万余元现金。(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社会效益。一是提供便民服务。完成8370名退休人员养老待遇入卡工作,开展2024年企业退休人员健康体检4969人。发放城乡养老保险待遇人员春节一次性补贴4041人202.05万元,发放2023年度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经费104.5万元;办理2023年度灵活就业补贴1207人次229.32万元;做好社保其他常规业务1.7万余件。二是提升公共健康。发放2023年度医疗人才扶持奖励资金55.9万元。开展各类健康教育宣传活动200余场次,受教人数2万余人次。完成直肠癌筛查2343人,肺癌筛查4423人,前列腺癌筛查1605人,老年痴呆筛查1308人,脑卒中筛查6200人,妇女免费“两癌”筛查5000余人。开展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流感疫苗接种4864人,健康体检16300人。三是优化城镇面貌。完成交通路网建设,思源路西延工程、北四路南侧区块配套工程项目一期、北十一路(闸前大道)工程二期、街道区域内新建路灯工程等工程已完工。推进省级未来社区创建工作,全面开展新海社区未来社区创建,进一步完善社区“三化九场景”的建设,新二路(新机线—柯海线)提升改造工程、“四好农村路”2.0版提质改造工程、派出所室内外改造工程、充电桩安装工程等全部完工。四是促进社会和谐。镇(村)二级共办理人民调解案件1035件,其中街道调委会调解907件。接待各类法律咨询1000余人次,有效化解社会、企业矛盾纠纷,没有发生因重大矛盾纠纷而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2.经济效益。本单位无经济效益。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本单位还需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增加现代化产业新城配套设施。加强文化宣传,持续丰富群众文娱生活。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持续为企业、群众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政务服务。 |
四、下一步打算 | 加强城市便利。以现代化省级美丽城镇创建为抓手,深入实施城市“畅通工程”,积极对接柯桥北环滨海延伸段、兴滨路南延(迎海路至汤公路)等两大外联道路建设,加快曹娥江内河码头、兴滨路(迎海路至北十一路)综合提档工程建设进度。布局实施北五路拓宽、北四路北侧片区道路提档,启动实施秋实路、姚长线两侧综合提升工程,持续攻坚马鞍桥等断头路,全力构建内畅外联交通网络。深化“千万工程”。做精“示范创建”文章,推动现代化省级美丽城镇和共富片区等创建,投资3000万以上实施一批民生实事项目。做优“藏粮于地”文章,抓实2个“千亩方”建设,启动500亩高标准农田、1000亩粮功区改建,实现粮食复种面积3.6万亩。做实“共富兴村”文章,发展融合经济,提升物业经济,盘活存量经济,完善以“土、特、产”为重点的共富工坊推进机制,实现集体经营性收入超250万元行政村全覆盖。强化文旅体育。用活用好街道文体中心,积极引入高质量文体资源,提供兴趣课程、体育培训等多元供给。引领全民健身,举办马鞍街道首届职工运动会,承办国家级赛事2场、大型群体活动10场以上,培育打响本土赛事品牌。深化“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创建成果,深挖“围涂精神”,高标运维镇村两级文化阵地,创建省金牌文化礼堂1个,举办“周末剧场”、文化走亲等惠民活动900场次,“有礼有爱”指数保持全区前列。优化公共服务。推进市中心医院马鞍院区二期建设,谋划打造内镜、腔镜、血透中心、职业健康体检中心等特色科室。提档中小学教育基础设施,新增小学学位270个,全力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近就便入学。新建提档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4个,稳步提升老年助餐覆盖率。谋划建设托育机构1家,持续擦亮“小骏马”流动儿童品牌。精准运营外来务工人员“520”爱心基金、“骐骥基金”等慈善力量,兜牢兜实民生底线。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