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螺起源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人为引种,福寿螺已传播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1981年,福寿螺首次引入中国,当时是作为高蛋白经济动物养殖的,然而好景不长,因为口味和市场都欠佳,福寿螺被弃到野外,很快开始泛滥成灾,短短几十年就扩散到了中国大部地区。我国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湖南等省的大部分地区和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贵州等省的局部地区以及台湾地区。2003年,中国环保总局将其列入首批侵入中国的16种危害性最大的外来物种“黑名单”。
福寿螺具有一切入侵物种的特质:繁殖快、天敌少、食性杂。直接面临福寿螺威胁的是各类水生植物,这些植物与人类也息息相关。最重要的水生作物当然是水稻,此外,茭白、芋头、菱角、空心菜等水生植物也是常见的受害者。对于农民来说,福寿螺既不能添福又不能添寿,带来的只是灭不完杀不尽的烦恼。
除了对农业生产的危害,福寿螺还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威胁。福寿螺是广州管圆线虫、卷棘口吸虫等寄生虫的中间宿主。2006年,北京有70多人因生食福寿螺引发了广州管圆线虫病,轰动全国,一时间人们谈“螺”色变。此后每年陆陆续续都有类似的报道。食用生的或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可能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极易引起食源性广州管圆线虫病,感染此病,线虫幼虫会入侵人脑,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细胞增多性脑膜炎,可引起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
福寿螺形态和习性:
福寿螺属中腹足目瓶螺科,又叫大瓶螺、洋螺等,外观与田螺相似,但尾部较短,具有螺旋状的螺壳,贝壳大且薄,颜色随环境与螺龄不同而异,体型圆,个体比淡水田螺大。福寿螺的最适宜生长水温为25~30℃,超过35℃则生长速度明显下降,生存的最高临界水温为45℃、最低临界水温为2℃,低于8℃就进入冬眠。
福寿螺喜栖于缓流的河川、阴湿通气的沟渠、溪河、水塘及水田等处,每年4~6月和8~10月是其产卵和孵化高峰期,也是成螺和高龄幼螺集中为害的盛期。其卵常产于水边的杂草、石头、池壁、小树等较硬的附着物上,刚产的卵块呈粉红色、葡萄状,以后逐渐发白变浅,卵期为10~25d。当红色的卵粒变淡呈白色时,幼螺便破膜而出落入水中,2d后幼螺螺顶由红色变为黑色时便开始摄食。
成螺的繁殖能力较强,雌雄交配3~5d后就开始产卵,每次产卵200~1000粒,每年产卵20~40次,年产卵量3-5万粒,可以迅速扩散,而且它食性杂,一旦爆发会破坏周边的生态系统。
福寿螺食性广,是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螺类,主要取食浮萍、蔬菜、瓜果等,尤其喜欢吃带甜味的食物,也爱吃水中的动物腐肉。当没有更多食物时,会食漂在水面的微小物质(身体倒过来用足运动沾物取食)。
福寿螺能够迅速从农田侵入湿地、水库、江河等自然淡水生态系统,导致本地水生植物群落的消失或功能改变,也影响包括其它淡水螺类在内的水生动物群落的生长和繁殖。
区分:
怎么区分福寿螺
从外形来看:
福寿螺和田螺是有很大区别。首先从个头来看,成年福寿螺体型要比田螺大很多,再从颜色上来看,福寿螺颜色偏黄,田螺则偏青褐色。
从构造来看:
即便是个头相当的田螺和福寿螺,构造上都会有很大的区别。田螺的尾部呈椎体形,盖头是片圆形,而福寿螺尾部很短,盖头偏扁,整体呈圆盘形。
防治措施
1、植物检疫
强化植物检疫措施,防止人为传播;未发生区禁止人为引入饲养,对已经在养的农户实行登记备案,加强监督和检查;对于发生区则要防止其向外扩散。
2、农业与物理防治
(1)推广稻鸭共育技术,利用鸭群取食消灭幼螺及成螺。1只1.5kg的麻鸭或番鸭1次可吞食120~150g福寿螺。
(2)在产卵高峰期摘除卵块进行销毁,降低卵的孵化,进而控制种群密度。
(3)合理灌溉,浅水薄灌。在水往交界处设置拦截网,加高田埂,以阻止福寿螺进入稻田。
(4)在水淹区清除淤泥和水草,铲除田边杂草,破坏其产卵场所。福寿螺的卵需要干燥环境才能孵化,看到粉色卵只需将它打入水中,就无法孵化,而且还能成为鱼虾等饵料被吃。
(5)手工捡螺,消灭成螺,降低成螺基数。将螺集中暴晒或捣碎喂甲鱼或青鱼。
(6)结合水旱轮作和深翻土地直接杀死成螺,有效控制福寿螺的发生。
3、化学防治(不建议)
药物防治的最佳防治适期是在成螺产卵前,因福寿螺白天活动较弱而晚上活动猖獗,一般以傍晚时分撒药为最佳。每667㎡撒施5%或6%密达杀螺颗粒500g,拌细土撒施;或每667㎡用70%杀螺胺乙醇胺盐35~40g,对30kg水进行喷雾;或在水稻移栽前7d,每667㎡用石灰25~30kg,撒施防治;或每667㎡用茶籽饼粉4~6kg,直接撒施于已耕好的田块或排灌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