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党史
徐梅坤
发布日期:[2020-06-22]来源:区史志研究室 浏览:次

他领导了萧绍农民运动,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有组织、有纲领的农民运动;也是他,发展了绍兴县的第一位党员;更是他派人建立了绍兴县第一个党组织。他是中共三大代表,第三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孜孜不倦投入工人运动。他始终不渝保持对党的信念,就算身陷囹圄依然坚持斗争,一生艰苦朴素,淡泊名利。他就是绍兴县革命火种的播撒者——徐梅坤。



徐梅坤,后名徐行之,1893年出生于萧山长山镇(今属新街街道)富家塔村的一户贫雇农家庭。14岁起,他长期在印刷行业工作,结识了许多印刷工人,为后来从事革命活动打下基础。1920年12月,浙江省第一张工人报纸、全国最早的工人刊物之一《曲江工潮》创办,徐梅坤负责该刊的出版工作。

《曲江工潮》


1921年秋,徐梅坤到绍兴县钱清、柯桥等地调查农民生活,宣传减租减息,发动组织农民协会。12月8日,他带领一批农运骨干到钱清乡清坞村(今属夏履镇)协助和支持农民减租。18日,他又组织钱清、柯桥等地农民200余人到萧山衙前东岳庙参加萧绍农民减租示威大会,联络萧绍两县农民一起抗租,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运动被镇压后,徐梅坤被迫出走上海,寻求革命之路。

萧绍农民运动塑像


1921年12月,徐梅坤进入上海《民国日报》印刷厂工作。1922年初,由陈独秀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上海地区第一个工人党员。5月,他当选上海地方兼(江、浙)区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后任委员长,全面负责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党的工作。1923年6月,徐梅坤作为正式代表赴广州出席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

1922年秋,徐梅坤到绍兴开展党的活动,先后到《越铎日报》社和印刷局工作,与进步印刷工人王承纬、蔡恒耀等人联系,发动印刷工人罢工斗争,向资方提出增加工资、组织工会、缩短工作时间三项要求,在绍兴城乡引起极大的震动。12月,他再次到绍兴,发展了绍兴县籍的第一个党员——王承纬。年底,又发展何赤华等为中共党员。

1923年三四月间,为加强开展绍兴党的工作,徐梅坤先后派共产党员徐白民、唐公宪等人来绍兴女师任教,并介绍青年团员和进步学生到绍兴女师求学,使绍兴女师逐渐成为全县党、团组织的活动基地和反封建礼教的主战场。6月中旬,派何赤华来绍兴开展建党工作。7月,在县城龙山仓颉寺建立绍兴历史上第一个中共支部——中共绍兴(党、团)地方支部,何赤华任书记。1925年9月,又调宁波甬江女中的团员张赛英、李汉辅来绍兴女师任教,并发展她俩和绍兴印刷工人许国华、崔可登、何步云等人为中共党员。

中共绍兴第一个地方党组织成立旧址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徐梅坤奉命到浙江宁波、余姚、定海等地组织武装工作。同年7月,在返杭途中不幸被捕,关押于浙江陆军监狱。他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气节,参加狱中的政治斗争,严守党的秘密,受到难友们的尊敬。1935年9月,因病保释出狱。

浙江陆军监狱一角


浙江陆军监狱部分囚徒合照,前排左一为徐梅坤


出狱后,徐梅坤在上海再次投入党的活动,承印当时上海的党报《解放周报》,及《共产党宣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等中译本。之后,他先后去昆明、重庆等地开办民生印书馆,并协助重庆《新华日报》的印刷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徐梅坤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监察委员会参事、监察部参事、国务院参事等职。1997年1月17日,徐梅坤以104岁的高龄在北京去世。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