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党史
王若真
发布日期:[2020-04-09]来源:区史志研究室 浏览:

她是绍兴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一直冲在革命斗争的最前线,被誉为女师闯将;她是大革命时期中共绍兴地方委员会委员兼妇女部长,积极开展工人、农民运动,成效卓著;她对党赤诚,为党的事业无私无畏地奉献一生。她就是绍兴县妇女运动的杰出代表——王若真


人物介绍

王若真(1908.6—1997.8),曾化名李尘、王尔啸,绍兴城区人。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王若真插班进入绍兴南街成章女校,后考入绍兴县立女子师范学校就读。1923年4月上旬,她积极参与绍兴女师驱逐封建校长的学潮,并取得胜利。女师学潮后,她先后参加妇女协进会、学生自治会、读书会、非基督教同盟等进步团体,并到工人夜校义务讲课,进行社会革命活动。

1924年5月底,王若真领导参与了抗议县议会停办绍兴女师的斗争,取得胜利。此后,她组织50余名天主教堂布厂女工举行罢工,迫使老板提高女工工资。她还组织成立学生自治会,宣传进步思想。这年冬,王若真由张秋人、黄超裳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五卅”惨案发生后,王若真组织学生集会声讨帝国主义暴行,并带领学生骨干到昌安门外、皋埠等地组织募捐,有力支援了上海学生的爱国运动。

1926年2月17日,王若真参加在下方桥举行的绍兴党员、团员扩大会议,不久转为中共党员。5月2日,中共绍兴地方委员会成立,她被选为委员兼妇女部长,积极投入国民革命运动。她到下方桥支援机织工人大罢工,迫使各机织厂厂主接受工人提出的部分增资要求;到禹陵等地组织成立农民协会,发动农民开展减租、减息斗争;同时继续领导绍兴妇女解放运动。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王若真继续在绍兴乡村进行党的工作。后因绍兴县党的机关被破坏和遭敌人追捕,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化名李尘,辗转浙江、江苏两地,从事教师、出纳等工作。

1936年夏,王若真赴上海,协助徐梅坤开展上海党报《解放周报》的印刷工作,并帮助出版《共产党宣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等进步书籍。此外,她还在工人中组织青年读书会,为党开展工运工作创造条件。1938年,由于印刷厂被反动当局查封,王若真只身徒步千里赴延安学习,先进入陕北公学第14队第7班,后升入马列主义研究班。10月,受中共中央组织部长陈云安排,返回上海照顾和护送刚出狱的徐梅坤赴延安。在执行党组织交办的任务中,王若真因时局变动失去了返回延安的机会,后与徐梅坤结婚,并协助他在党外开展许多有益于党的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若真在中央贸易部经济计划司工作,并于1956年恢复党籍。1957年当选为全国第三届妇女代表大会代表。1958年,她被错划为“右派”,遭强制离职,但仍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积极从事义务工作。1978年,商业部机关党委为她平反错案,恢复党籍、公职,安排退休(后改退休为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