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柯桥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李卫龙
主任,各位副主任: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报告我区“三改一拆”工作实施情况。
一、工作进展
全区“三改”三年(2013-2015年)总目标任务为300万平方米。2013-2014年,我区共完成“三改”面积438.21万平方米(其中旧住宅区改造198.92万平方米,城中村改造200.2万平方米,旧厂区改造39.09万平方米),完成三年目标任务的146.07%,已实现“三年任务二年超额完成”,完成总量名列绍兴市“三改”工作第二位。近两年来,全区共累计拆除各类违法建筑355余万平方米,已整治农村“一户多宅”3900余户,均超额完成市、区下达的拆违任务数,拆违总量位列全市前列。
二、主要做法
(一)抓动员促部署到位
主要构建“一套体系”。自“三改一拆”工作开展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建班子,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区长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和各镇(街道、开发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三改一拆”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区建设局、城管办分别设立“三改”及“控违拆违”办公室,由区建设局、城管办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各街道、部门及时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并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建立强有力的工作领导机构。3月份,专题召开全区“三改一拆”工作动员部署会,将任务分解落实到部门和各镇(街道、开发区);4月初,各镇(街道、开发区)已全面摸清辖区内旧住宅区、旧厂区和城中村情况,及时开展相关前期准备工作,为全面推进“三改”工作打好坚实基础。同时,区政府通过多次召开现场推进会、督查会、交流会等,进行指导、协调,有效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二)抓重点促落实到位
主要突出“两大重点”:
一是“三改”攻坚项目。包括重点交通项目、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及重点民生保障项目等。
1、重点交通项目。104国道高架项目:104国道柯桥区柯桥段改建工程起点位于秦望立交桥东侧,与104国道钱清段相接,终点在104国道绍兴市县(区)交界处,路线全长约10公里,总投资约26亿元,需征地约924亩。该项目涉及我区14户非住宅的房屋拆迁,总用地面积148.38亩,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项目于2014年启动房屋拆迁调查、丈量评估工作,部分单位的房屋确权已经基本完成。柯华公路拓宽项目:因城市主干道建设需要,柯华路以东地块(钱陶公路至华舍、安昌交界解放大桥)列入 “三改”项目重点工作之一。项目全长约4公里,涉及103户住宅和18户非住宅,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项目于2014年7月启动,目前已完成腾空,正在实施房屋拆除。钱滨线项目:“钱滨线”是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该项目起点位于钱清镇杭金衢绍兴连接线与柯袍线交叉口,经华舍街道、安昌镇、马鞍镇、滨海工业区,终点与滨海工业区滨江大道相接,合计建设长度约36.6公里,项目总投资约44.8亿元。该项目共涉及齐贤、钱清、马鞍、安昌等段的408户住宅和53户非住宅的房屋拆迁,总建筑面积约28.8万平方米。项目于2014年初启动拆迁,2014年10月底钱清段拆迁已经全部完成,其余段的拆迁工作正在进行中。2、重点文化旅游项目。齐贤青旅绍兴项目:系旅游、文化两大综合体项目。该项目位于齐贤镇镜水路以东上方山大道以北,规划用地约2659亩,项目建设周期3-5年。2014年年初启动中青绍兴项目一期上方山地块非住宅拆迁工作,项目涉及60户非住宅拆迁,共计土地面积248.13亩,建筑面积65000平方米。截止2014年10月底,该项目内房屋已基本拆除,拆迁施工单位正在进行场地平整工作。同时湖岙地块住宅215户6万平方米拆迁已于2014年3月启动,至2014年底已完成丈量、评估、拆迁调查和确权工作,目前已完成房屋腾空,正在进行签约。树人大学杨汛桥校区项目:浙江树人大学杨汛桥校区项目是省政府重点项目,根据柯桥区总体规划,项目落户于杨汛桥镇展望村和麒麟村,项目总用地面积约800亩,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项目分二期实施,其中一期用地面积约400亩,投资约8亿元,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该项目共涉及1户非住宅及附属设施的拆迁,用地面积约54.63亩,总建筑面积约32000平方米。项目于2014年10月底已经完成拆迁调查及丈量、评估、确权审核工作。柯桥历史文化古镇项目:柯桥历史文化古镇项目是区政府重点项目,项目共涉及约1600户10余万平方米的房屋拆迁改造。根据区委区政府工作安排,项目业主单位正在对拆迁范围内部分房屋进行调查摸底。3、重点民生保障项目。老小区改造:由于拆迁历史遗留问题、小区物业服务费收缴率低、设施陈旧等原因,导致拆迁安置小区“脏乱差”现象突出,影响了城市整体品位,居民对此怨言较多。为此,区政府统一安排,自2013年起,总投资2亿元,分两年实施完成城区33个老拆迁安置小区提档改造,总建筑面积约320.7万平方米。至2014年底,33个老拆迁安置小区提档改造全部完工。 通过旧住宅改造,对小区内的主要出入口、道路、绿化、公共设施(包括地下车库、休闲健身场所、路灯、监控、宣传栏、指示牌、高层二次供水等)进行统一规划提档改造,基本达到房屋住用舒适、配套设施齐备、管理维护有效、环境整洁美化的宜居目标。安置房建设:安置房建设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2014年初我区安置房建设目标任务为新开工60万平方米,竣工80万平方米,交付50万平方米。为使拆迁户能早日搬入新居,部门镇街联动协作,加快建设进度。至2014年底,新开工项目有鉴湖水庄三期、张溇安置小区G-25、中梅安置小区(中、东区)等项目;竣工项目有中泽一期、兴华小区、竹林阮社二期、娄宫小区二期、平水绍诸高速安置小区、平水西湖桥安置小区一期等项目;交付项目有中泽一期、兴华小区、娄宫小区二期、平水绍诸高速安置小区等项目。开工、竣工、交付量均超额完成我区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
二是“无违建区”创建。去年全区“无违建区”创建推进会后,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奋力攻坚,“无违建区”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1、创建氛围浓厚。通过发《致全区人民的一封信》、出黑板报、挂横幅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在《柯桥日报》开辟“大力推进三改一拆,全力创建无违建区”专栏,广播电视台滚动播放宣传资料,会同各镇(街)高频率报道创建动态、工作经验等;在城区公共自行车亭布置宣传标语、在《柯桥日报》刊登区违法建筑管控政策解答等,全区“无违建”创建氛围进一步浓厚。
2、创建要求明确。一是建好一户一档、一幢一册工作,对存量违建进行分类处置,做好验收档案。二是做好一户多宅再摸底、再调查工作,做到底子清、情况明。目前全区已摸排出非法“一户多宅”4013户。三是严控新生违法建筑,按网格化管控要求,明确网格化责任人并在《柯桥日报》上公示,加强日常巡查,做好巡查日志记录。
3、创建举措有力。一是督查推动,强化“每日上报、一周通报、半月督查、每月排名”机制,对排名情况进行定期通报。二是典型带动,各镇(街)在创建过程中,创新工作方法,创建进度你追我赶,涌现出许多典型。如:滨海的逐村推进、稽东的强势拆违、柯岩蔡堰整村拆违,柯桥街道大面积拆除私搭乱建、杨汛桥镇“一户多宅”拆除率达72.1%,通过树立典型带动全区面上的创建工作。三是暗访促动,创建办已组织100余人次对各镇(街)创建工作进行暗访,对发现问题第一时间督促镇(街)及时有效处置,并对典型案件进行暴光。同时,创建办积极做好创建验收试点工作,通过验收试点,明确要点,查漏补缺。目前,已完成市对我区漓渚、稽东、马鞍、夏履等4个镇“无违建镇”创建验收。
4、推进“三项整治”。一是开展道路、河道两侧违建整治。包括开展104国道两侧违法广告牌整治,依法拆除大型户外广告牌36块;开展城乡26条主要道路两侧违法建筑整治,拆除违建75.4万平方米;开展河道两侧违建整治,拆除河道两侧违法建设12.58万平方米。二是开展“一户多宅”整治。以杨汛桥镇为试点,以点带面,深入推进全区“一户多宅”整治工作,目前全区总整治一户多宅3904户,2015年1月份已整治1440户。三是开展非法宗教场所的清理整治。完成172处宗教场所违章建筑整治任务,拆除11163.8平方米。
(三)抓机制促保障到位
主要落实“四项机制”。一是区领导联系机制。由区领导联系镇(街道)和重点难点项目,共同参与、协调推动“三改一拆”工作。二是群众参与机制。通过报纸、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手段,充分发动群众监督,推进“三改一拆”。三是台账资料收集机制。采用影像、文字、图纸等多种方式,做好台账资料收集整理,严格执行“三改一拆”行动统计报表报送制度,健全完善项目备案、数据汇总、分类和上报体系,做好台账资料收集整理,实行月报、季报、年报等制度。四是督查考评机制。将“三改一拆”工作纳入镇街和区级部门年度综合考核。同时加大现场督查考核力度,把“三改一拆”行动推向深入。
三、存在问题
从全区面上看,“三改一拆”工作的进展情况好于预期,但仍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安置提速难。安置房建设由于征地、拆迁周期长,工程建设审批程序多,因此安置房通常不能按时交房。同时,安置房交付后的物业质量等长效管理的问题,也需要进一步研究提升。
二是拆迁扫尾难。我区目前有拆迁遗留项目20余只,面积约40万平方米,其中部分涉及安置房建设地块。由于少数钉子户漫天要价,相关部门又缺乏相应的强制手段,致使拆迁工作进程受阻,直接导致安置房建设不能及时开、竣工及交付,极大的增加了政府负担,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社会稳定问题。
三是资金筹措难。宏观经济的调整,政府融资平台政策的多变,土地市场的不景气,使得拆迁、安置、改造等“三改”项目所需资金的筹措困难。
四是“无违建”创建难。“无违建”创建工作是浙江省委、省政府“三改一拆”的工作重点,绍兴市对我区考核的主要指标也是“无违建区”创建工作,诸暨市和越城区正大张旗鼓地开展创建工作,相比较而言,我区创建压力仍然较大。
五是“一户多宅”清理整治推进难。该项整治牵涉面广、情况复杂、政策界定难、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又牵涉到国土、规划等法律法规,目前,除马鞍、杨汛、稽东等镇以外,其他镇街、开发区“一户多宅”整治进度较慢,普遍有等待观望情绪。
四、下阶段打算
(一)进一步加大工作创新力度。从推进新型城市化、促进产业升级、改善城乡面貌、优化城乡环境、提升生活品质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确保“三改一拆”取得实效。
一是与提升城市品位相结合。将旧住宅区的系统改造与背街小巷整治、雨污分流、周边环境改善等统筹实施,争取一步改造到位,营造基础设施齐全、周边环境整洁的人居环境。同时建管并举,推行社区化管理,切实加强物业管理、社区管理和设施管养维护,尽最大可能使改造后的旧住宅区成为相对封闭管理的小区,实现长期有效的维护和管理。
二是与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相结合。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安全生产、环保要求的工业用地,用地效率低下甚至抛荒闲置的企业用地,通过旧厂区改造,推进“腾笼换鸟”、“转型升级”。在工作方法上,采取政策激励和要素倒逼相结合。一方面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积极配合;另一方面通过严格依法处置闲置土地,加强节能减排管理、亩产效益考核等倒逼机制推动企业进行改造。
(二)进一步加大重点突破力度。结合不符合产业规划布局发展要求的企业搬迁、群众呼声强烈的城中村(老小区)改造及违章建筑处理等工作重点狠抓落实。
一是与重点项目征迁相结合。对一些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集中精力、时间和力量,予以重点突破。如加快推进104国道高架项目、柯华公路拓宽项目、钱滨线项目、齐贤青旅绍兴项目、树人大学杨汛桥校区项目等重点项目的拆迁工作,计划于2015年底全部完成拆迁任务,确保2015年全区拆迁新增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同时在2015年,开工建设安置房100万平方米,竣工55万平方米,交付80万平方米。
二是与“无违建区”创建相结合。按照“规范一批、拆除一批、暂缓一批”的原则,对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上的违章建筑开展分类处理。对12种必须拆除的情形实施强拆,对9种可以缓拆的情形实行暂缓,通过严格有效的分类处置,使存量违法建筑得到全面规范、统一清理、逐步消除。同时,以实施“网格化”防控管理为主要抓手,完善镇村二级网格化管理,对新建违建坚决实行“零容忍”,做到即查即拆即清。对存量违法建筑,未改变违法性质且不满足暂缓拆除条件的严格实施“四不予”措施。
(三)进一步加大协调联动力度。着力构建统一领导、统分结合的领导体系和分块负责、分线运作、条块结合的运作体系,形成镇街、部门、干群联动的工作格局。通过环境改善和建设成果赢得群众的广泛支持,形成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
一是与农房登记发证工作相结合。落实柯桥区集体土地范围内土地房屋确权登记的规定,对农村非法“一户多宅”开展彻底调查,通过“登记”、“规范”、“拆除”等措施,着力破解农村长期积累的历史遗留问题,通过加大对镇(街)的督查考核,快速推进工作进程,严格执行“建新必须先拆旧”,确保非法“一户多宅”得到全面清理整治。
二是与破解信访积案工作相结合。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涉及违法建筑的信访积案进行全面摸排清理,逐一登记,分类处置。拆除一批典型性强、社会影响大的违建积案,彰显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
主任,各位副主任,今年是全省“三改一拆”三年行动的冲刺之年,也是全面推进“无违建县(区)”创建、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的巩固之年。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新的契机,进一步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力推进“三改一拆”工作,为建设“时尚柯桥、印象柯桥、幸福柯桥”作出新贡献!